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双重冲击下,跨国投资局势迎变。为更好打造引资热土,进一步做好稳外资工作,深圳、重庆、杭州、上海等多地接连出台或更新政策,吸引跨国投资总部入驻,加大力度打造总部经济。 受访专家认为,跨国公司总部入驻可更好发挥企业总部优势,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同时带动更多外资企业集聚,促进外资稳定增长。 总部经济备受各地重视 年度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00万(含2000万)~3000万美元,奖励300万元人民币;3000万(含3000万)~5000万美元,奖励500万元人民币;5000万美元及以上,奖励600万元人民币……自8月8日起,深圳市商务局推出一系列针对跨国公司总部落户的奖励措施。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正加速打造跨国公司总部,去年出台了《深圳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总部企业办法》,今年出台了《关于〈深圳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总部企业办法〉的实施细则》,为跨国公司在深设立跨国公司总部提供了制度保障。 加速总部经济建设的不止深圳一地。在江苏的苏州工业园里,已有97家外资企业被认定为省市区各级总部机构,其中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功能性机构56家,约占该省总量的17%,集聚跨国企业研发机构200多家,包括埃斯维SW亚洲总部、安波福全球商务服务(GBS)、星狮中国区总部、沛嘉医疗全球总部基地等。 浙江杭州日前发布了《关于推动杭州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总部经济政策支持和服务管理体系,构建成为具有鲜明杭州特色的全国一流总部经济中心。 西部地区也在加速发展总部经济。重庆市商务委日前出台了《重庆市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地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提出要打造“高能级外资总部经济”,支持外资在渝设立跨国公司总部以及功能性机构,重庆将制定外资总部企业认定标准及配套政策措施,加大落户支持力度。陕西西咸新区则持续发力打造“总部经济带”,招大引强,吸引了霍尼韦尔、五冶集团、陕西省物流集团等诸多企业总部项目先后落地。 作为打造跨国公司总部多年的上海,总部经济建设投入力度仍在不断加大。日前,上海市政府更新《上海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规定》,在认定标准上扩大设立主体的范围、调整总部企业认定标准、在“地区总部”和“总部型机构”的基础上新增“事业部总部”类型,同时完善多项便利化措施,以进一步鼓励更多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总部型企业。该规定将自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0月31日。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张建平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总部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多方面原因:一方面,中国经济规模和实力不断扩大和增强,中国企业加速全球布局,世界500强企业也越来越多,对总部经济发展有客观需要;另一方面,很多地方高度重视总部经济发展,在规划、用地、服务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积极引入跨国公司总部来形成总部经济基地,有力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在开放中加速打造 “设立跨国公司总部对地方经济起到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国公司涉及较长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对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可带动链上相关企业集聚,引入跨国公司参与总部经济建设,有助于稳外资,并且汇聚国内外要素资源更好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此外,总部经济对地方税收也贡献良多。 跨国公司总部聚集对于各地引资而言,不仅有利于量的累积,更有利于质的提升。以苏州工业园为例,其共引进来自90余个国家的近5000家外资企业,101家世界500强企业项目166个。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9月该园区实际利用外资约16.3亿美元,保持历史高位。 张建平表示,当前总部经济发展有两大特点:一是集聚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总部经济主导形成企业集群。二是总部经济的所有制成分越来越多元,除了大型国企,还有众多知名跨国公司加入。跨国公司在总部经济建设中将研发设计、营销管理等各环节,包括部分加工制造环节、服务环节均设在中国,在瞄准中国市场的同时,辐射亚太乃至全球市场。 张建平建议,下一步,各地在建设总部经济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开放,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政策措施。特别是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等,要用好国家对外开放平台,用好自贸协定规则,对接国际经贸规则,为总部经济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提升跨国公司总部的服务效率,让总部经济有更大的、更自主的市场发展空间。 王剑辉认为,跨国公司总部对资金流、信息流的跨境流动要求较高,随着总部经济的发展,其对金融开放等方面的要求也会提高,因此各地在扩大金融等领域开放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