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以学科协同创新促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大学书记校长谈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

2022-12-02 11:45:55 来源:科技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报告就“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专章部署,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中医药的保护、总结、传承、创新,有力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中医药学科被列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体现出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期望。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为新时期的中医药工作指明了方向。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将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服务国家战略,坚持中国特色,实现重点突破。这充分展示了国家在实现民族复兴征程中,对卓越人才、高水平科技成果和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需求。以更高要求培养中医药创新人才,应做到以下几点。

  强化中医思维培养,注重学科交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持续深化20多年来的“重经典、强临床”办学特色,促进基础和临床深度融合;深化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动人才的多学科交叉培养, 探索“中医学+X”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与境内外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加大本硕博长学制贯通培养力度,多维度打造“新中医药”人才,积极探索学制改革。

  优化人才成长途径,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要强化学科专科建设,在中医药领域布局国家重大科研平台,培养一批多学科交叉的中医药创新型领军人才和高水平中医临床人才,组建一批高层次创新团队;探索高水平人才跨境跨校联合培养和交流交换机制,构建创新发展优质人才库;建立多元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学科主导引培机制,实施学科拔尖人才精准培育方案,促进中医学科特色人才成长。

  健全学科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资一体化。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在全国高新技术园区布局由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政府和社会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集聚的产业园区,形成需求牵引、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催生若干高新特专的大型企业,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打造多元国际办学体系,构建国际创新合作平台。要探索与国(境)外知名高校实现在线教育合作和发展的新模式,打造留学教育品牌;加强同国际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中医药科技与教育合作;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的交流合作,推动统一性、权威性中医药标准的制定;提高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医药服务人类健康的能力和水平。

  挖掘传承中医药宝库精髓,加大中医药文化建设力度。要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平台、加强中医药特色文化教育建设,培育中医特色优秀成果和文化精品,提升中医药文化社会影响力,真正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承是根基,创新是动力。我们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征程中担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hyxs202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贝旺财经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